研究目的:

經前乳房脹痛是乳腺增生以及其他婦科疾病的警報器,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癥狀,但是常常被疏忽而不稍加重視。

本研究主要透過文獻與統計學的研究方法,搜集1976年-2013年期間與經前乳脹相關的文獻,對近代中醫文獻進行分析研究。將收集到的文獻系統分析該病證的病因病機、診斷、證候分型,運用統計學的方法對文獻進行整理,總結各醫家的治療思路,並建立方藥數據庫,以便更好地運用於臨床,造福廣大經前乳脹的女性患者。
 

研究結果:

1.共收集到461篇相關論文,文獻量逐年增加,顯示此課題越來越被關注。

2.經前乳脹的病因主要為肝氣郁結,其次是沖任失調、肝腎陰虛。

3.篩選出理法方藥完整記錄的282篇文獻,并收集到487首方劑,扣除組成相同的方劑,剩餘307首方劑,其中出現頻數最高者分別為:逍遙散加減方、柴胡疏肝散、一貫煎、血府逐瘀湯。

4.從307首方劑分析整理,總共使用238種中藥材,其中出現頻數前10名者分別為:芍藥(264次)、柴胡(246次)、當歸(238次)、甘草(196次)、香附(189次)、茯苓(166次)、白朮(142次)、郁金(136次)、川芎(104次)、枳殼(94次)。

5.分析238種中藥材之四氣五味,以甘味藥與苦味藥為多,溫藥使用頻數也多於寒涼藥。

6.藥物歸經方面,以入肝經為主。

7.將藥物依功用分類,出現頻數最多者為補虛類藥物。
 

研究結論:

1.經前乳房脹痛發生多與肝、腎、脾胃功能失常有關,在肝、脾、腎三臟中,尤以肝臟關系更為密切。

2.病機為肝氣鬱結,失於疏泄,導致乳絡不通。

3.治療以疏肝養肝、和胃補腎為基礎。

4.使用方劑中,以柴胡疏肝散、逍遙散、丹梔逍遙散、一貫煎、血府逐瘀湯等方劑使用頻率為多。

5.使用藥物中,以「芍藥」出現的次數最多,其次為柴胡、當歸、甘草、香附、茯苓、白朮、郁金、川芎、枳殼、陳皮、川楝子、青皮、牡丹皮、薄荷。
【引述 林亞南博士 中醫婦科學 2015年博士論文研究發表】

 

總結上述臨床用藥研究及中藥學芍藥:歸入肝經、脾經,功效:養血調經、平肝止痛;並結合中醫理論乳房的生理功能及病變與著「肝經」循行有著密切的聯繫,故善用引經藥、養血柔肝之品及巧用穴位按摩,能有效緩解肝氣不舒、肝鬱氣滯所致的周期性乳房脹痛。

 

【穴位按壓】三陰交
(頭痛腰痛剋星:三陰交穴)

 

足太陰脾經、足厥陰肝經、足少陰腎經,三條陰經的交會穴。

功效補脾土、助運化,通氣滯、疏下焦。

取穴小腿內側,足內踝尖上3寸,脛骨內側緣後方凹陷處。